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ErP 指令(EU)2019/2020 光源功能需求講解SVM與PstLM
ErP指令(EU)2019/2020以及能效標(biāo)簽指令(EU)2019/2015已經(jīng)正式實施,新增的頻閃要求,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去測試。
下面我們就其相應(yīng)的基本概念、Erp的要求以及如何得到進行簡單的介紹,希望能幫助朋友們解決問題。
一、基本概念
1、閃爍指數(shù)(Flicker Inder):
標(biāo)準(zhǔn)參考:(北美照明學(xué)會(IESNA)2000)
閃爍指數(shù)表示為照明產(chǎn)品光輸出的一個周期內(nèi),光輸出平均等級以上的面積除以光輸出光波形的總面積,即:
2、閃爍百分比(Percent Flicker)和波動深度(Modulation Depth):
定義相同:(參考CIE TN 006 2016和IEEE Std 1789:2015)、
閃爍百分比(波動深度):指在光輸出波形的一個周期內(nèi),zui da光輸出等級與最小光輸出等級之差與zui da光輸出等級與最小光輸出等級
之和的之比(乘以100%),即
頻閃百分比低于3.2%,燈具屬于無頻閃危害范圍。頻閃百分比在8%的低風(fēng)險范圍內(nèi),燈具頻閃是屬于安全范圍。
日本標(biāo)準(zhǔn)要求:頻閃百分比≤5%;
3、 Pst 短期閃爍指數(shù)(short-term flicker indicator )
含義:Pst 短期閃爍指數(shù)指在低頻(0.05-80Hz以內(nèi))在相對較短的指定時間間隔內(nèi)評估閃爍的指標(biāo)。
上圖關(guān)于Pst的含義截圖于IEC TR 61547-1:2020 di yi部分第3條第10頁第3.1.7條
PstLM:用光源頻閃儀測量的短期閃爍指數(shù)。
上圖關(guān)于PstLM的含義截圖于IEC TR 61547-1:2020 di yi部分第3條第13頁第3.3標(biāo)號部分
說明:IEC TR 61547中提出的指標(biāo),用于評價照明產(chǎn)品由于電壓波動所引起可見閃爍影響,覆蓋頻率為 0.05~80 Hz。該指標(biāo)通過模擬人眼對照度波動的主觀視感
和對瞬時閃變視感度進行分級概率計算,評估該段時間內(nèi)的閃變嚴(yán)重程度。以 PstLM = 1 為限值,它表示在標(biāo)準(zhǔn)實驗條件下,50%的實驗者( 概率) 剛好感到閃爍現(xiàn)
象;當(dāng) PstLM>1 時, 50%以上的觀察者會感覺到頻閃。
4、SVM 頻閃效應(yīng)可視度(stroboscopic effect visibility measure)
含義:頻閃效應(yīng)可視度是指在高頻(80-2KHz之間)狀態(tài)下,由光波行計算的,指示頻閃效應(yīng)可見度閾值的指標(biāo)。
上圖關(guān)于SVM的提出截圖于CIE TN 006:2016第4部分第18頁Table 1
說明:CIE TN 006:2016中推薦的用于評價頻閃效應(yīng)的指標(biāo),覆蓋頻率為80~2KHz。以SVM值判斷頻閃效應(yīng)的可見性:SVM =1時,剛好可見;SVM<1時,不可見;SVM>1時,可見。
二、ErP指令對SVM和PstLM的要求?
上圖關(guān)于SVM和PstLM的要求截圖于(EU) 2019/2020第19頁表4
上圖關(guān)于SVM修正截圖于(EU)2021/341生態(tài)設(shè)計法規(guī) 附件四
通過上圖觀察ErP指令對SVM和PstLM的要求:PstLM≤1;SVM≤0.9(2024年9月1號之前);SVM≤0.4(2024年9月1號之后)。
三、SVM和PstLM如何得到?
通過光源頻閃測試儀測試光度數(shù)據(jù)后,通過CIE TN 006:2016度量可以得到SVM、通過(IEC TR61547-1:2020)度量得到PstLM,如下圖